巴斯克語的「Uztaila」:七月名稱反映巴斯克豐收傳統與自然循環

编辑者: Anna 🌎 Krasko

在古羅馬,七月被稱為「Quintilis」,在拉丁語中意指「第五」,對應曆法中的第五個月份。

為了紀念政治家與將軍尤利烏斯·凱撒,自公元前45年起,此月份改名為「Iulius」。此變動也伴隨著羅馬曆法的改革,於年末新增兩個月份:Januarius與Februarius。

然而,早於尤利烏斯·凱撒時代的巴斯克語,仍維持語言與自然之間的深厚連結。

巴斯克人民,或稱巴斯克語使用者(euskaldunes),同樣擁有十二個月份及其名稱,但這些名稱多與自然現象、農業習俗或該季節典型的動物相關。以新近啟用的七月為例,情況相同:它不受任何羅馬獨裁者支配,而是以「Uztaila」指稱豐收的月份,彰顯與自然的連結。

「Uztaila」一詞源自巴斯克語「uzta」,意為「豐收」,加上表示「月份」的字尾「-ila」或「-a」,字面上即為「豐收之月」。此命名絕非偶然:七月傳統上是伊比利半島北部,特別是阿拉瓦(Álava)或納瓦拉(Navarre)等地區,開始收穫春季播種作物的時節。

在巴斯克鄉村地區,七月數世紀以來一直是收割穀物、蔬菜與當季水果的關鍵時刻。因此,超越官方名稱,「Uztaila」亦提醒人們農耕曆法,是透過大地循環解讀時間的方式。

巴斯克語雖歷經數世紀吸收拉丁語與西班牙語借詞,卻仍保有獨特的月份命名方式。許多名稱與自然現象、在地習俗或農業過程息息相關。因而,當國內其他地區紀念皇帝時,歐斯卡迪(Euskadi)則紀念豐收與田間勞作。

「Uztaila」的例子並非孤立。巴斯克語中其他月份亦具明顯描述性或象徵性起源。例如:

  • 一月:「Urtarrila」(水之月)

  • 二月:「Otsaila」(狼之月)

  • 三月:「Martxoa」(戰神月)

  • 四月:「Apirila」(花之月)

  • 五月:「Maiatza」(葉之月)

  • 六月:「Ekaina」(播種月)

  • 八月:「Abuztua」(乾旱月)

  • 九月:「Iraila」(蕨類月)

  • 十月:「Urria」(收穫月)

  • 十一月:「Azaroa」(播種月)

  • 十二月:「Abendua」(聖誕月)

這些名稱不僅揭示了與自然的親密關係,也展現了透過季節、氣候與農事體驗一年的方式。就此而言,巴斯克語不僅命名時間,更加詮釋時間。

「Uztaila」等詞彙在日常語言中的存續,象徵著維護巴斯克語作為活語言及其獨特身份的努力。超越文字,這代表理解一個代代相傳的世界觀與傳統。因此,當一位euskaldun說出「Uztaila」時,即是在回憶一種圍繞風景、手工勞作與大地節奏所建構的文化。這份語言與象徵的遺產,正如七月中旬的田野般,持續孕育著生命力。

來源

  • La Razón

  • Labayru Fundazioa - The months of the year in Basque (1)

  • Labayru Fundazioa - The months of the year in Basque (2)

  • Labayru Fundazioa - The months of the year in Basque (3)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巴斯克語的「Uztaila」:七月名稱反映巴斯克豐收傳統與自然循環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