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材料科學領域的一項重大進展中,一種新型銅基沸石咪唑酯骨架(Cu-ZIF-gis)展示了在120 K(-153°C)下將氘(D2)與氫(H2)分離的卓越能力。該溫度超過了天然氣的液化點,為大規模工業應用打開了大門,並有可能利用現有的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來實現經濟的D2生產。 該研究由包括UNIST、崇實大學、亥姆霍茲柏林中心和TUM的MLZ在內的合作團隊於2025年3月19日宣布,解決了對氘日益增長的需求,氘對於半導體、顯示設備和聚變燃料至關重要。傳統的20 K(-253°C)低溫蒸餾方法耗能高。Cu-ZIF-gis骨架由於其晶格膨脹,在較高溫度下保持其有效性,從而促進了通過量子篩分的气體通過和分離。 原位X射線衍射(XRD)和準彈性中子散射(QENS)實驗證實了晶格膨脹和同位素擴散率的差異。熱脫附光譜(TDS)表明D2分離穩定。研究人員強調,與傳統方法相比,該材料的能耗更低,分離效率更高,為可持續的同位素分離技術鋪平了道路。
在較高溫度下氫同位素分離的突破
Edited by: Vera Mo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