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證實,某些地球細菌可以在太空中長期生存,這引發了關於行星保護以及太空探索期間微生物轉移可能性的重要問題。這項研究發表在《微生物組》雜誌上,由來自沙特阿拉伯、印度和美國太空總署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共同完成。
該研究強調了一些微生物物種的適應能力,它們已經適應在模擬太空惡劣條件的環境中生存甚至繁殖。這些條件包括暴露於輻射、真空、極端溫度波動以及模擬火星條件下的壓力。
科學家們分析了這些具有適應能力的物種的基因,發現它們擁有一整套生存工具。這些工具包括修復DNA、對抗輻射和改善新陳代謝的基因。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亞歷山大·羅薩多教授是美國太空總署微生物防禦項目的參與者,他指出,這項工作旨在了解使這些細菌能夠在類似太空的表面上生存的生物學特徵,以及當它們轉移到其他行星時,它們的特徵如何變化。
對太空探索和生物技術的意義
這項發現對於防止太空任務期間其他行星的意外殖民具有重要意義。了解這些細菌能夠生存的機制也可能帶來生物技術創新,例如食品保鮮、醫學和工業過程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