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罗马,七月被称为“Quintilis”,在拉丁语中意为“第五”,对应于历法的第五个月。
为了纪念政治家和将军尤利乌斯·凯撒,这个月从公元前45年起被更名为“Iulius”。这一变化还包括对罗马历法的改革,在年末增加了两个新月份:Januarius 和 Februarius。
然而,早于尤利乌斯·凯撒时代的巴斯克语,在语言和自然之间保持着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依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巴斯克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巴斯克语使用者(或euskaldunes),也有日历中的十二个月及其各自的名称。然而,这些名称通常与自然现象、农业实践或该季节特有的动物有关。就新开始的七月而言,情况也是如此:它不遵从任何罗马独裁者,而是“Uztaila”指的是收获的月份以及与自然的联系。
“Uztaila”一词源于词根“uzta”,在巴斯克语中意为“收获”。再加上后缀“-ila”或“-a”,表示“月份”,因此字面意思是“收获之月”。这种命名并非偶然:七月传统上是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地区(尤其是阿拉瓦或纳瓦拉等地区)的田野开始收获春天播种的劳动果实的月份。这与中国农历中的一些节气,如芒种、夏至等,体现了相似的农业智慧。
在巴斯克乡村地区,几个世纪以来,七月一直是收获谷物、蔬菜、时令水果和蔬菜的关键时刻。因此,除了官方名称外,“Uztaila”也是对农业日历的提醒,是一种通过地球循环来解读时间流逝的方式。这种对时间的感知方式,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对季节变化的重视相呼应。
通过这种方式,尽管几个世纪以来巴斯克语融入了拉丁语和西班牙语的借词,但它也保持了一种独特的月份命名方式。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名称与自然现象、当地习俗或农业过程有关。因此,当这个国家其他地方的人们纪念一位皇帝时,在埃乌斯卡迪,人们会记住收获和农田劳动。
“Uztaila”的例子并非独一无二。巴斯克语中的其他月份也具有明显的描述性或象征性起源。例如:
一月:'Urtarrila'(水月)
二月:'Otsaila'(狼月)
三月:'Martxoa'(火星之月)
四月:'Apirila'(花月)
五月:'Maiatza'(叶月)
六月:'Ekaina'(播种月)
八月:'Abuztua'(干旱月)
九月:'Iraila'(蕨类植物月)
十月:'Urria'(收获月)
十一月:'Azaroa'(播种月)
十二月:'Abendua'(圣诞月)
这些名称不仅揭示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且揭示了一种通过季节、气候和农业劳动来体验年份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巴斯克语不仅命名时间:它还解释时间。
像“Uztaila”这样的术语在日常语言中的生存,是努力将巴斯克语作为一种具有自身身份的活语言来保存的标志。除了文字之外,它还意味着理解一种代代相传的世界的习俗和遗产。因此,当一个euskaldun说“Uztaila”时,他们会记住一种围绕景观、手工劳动和地球节奏而建立的文化。一种语言和象征遗产,就像七月中旬的田野一样,继续结出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