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新增地點:全球視野下的文化與自然瑰寶

编辑者: Anna 🌎 Krasko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遺產名錄,是全球公認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代表。每年,這個名錄都會新增一些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點,以保護這些珍貴的資產。

在巴黎舉行的第47屆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新增了26個地點。這些地點包括德國的城堡、丹麥的懸崖和人造熱帶雨林,它們因其文化、自然和歷史價值而受到認可。例如,德國巴伐利亞州的諾伊施凡斯坦城堡、林德霍夫宮、夏亨宮和赫倫基姆澤城堡,都是19世紀由路德維希二世國王建造的,展現了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歷史意義。這些城堡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為德國的旅遊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也突顯了UNESCO世界遺產名錄在保護文化遺產和促進旅遊業發展方面的重要性。

法國的卡爾納克石陣也被列入名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陣,擁有超過3,000塊石頭,是史前文化的重要遺址。丹麥的蒙斯克林特白堊懸崖也榜上有名,這裡有地下博物館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此外,非洲的莫桑比克保護區和塞拉利昂的森林也被納入,這些地區擁有超過6,500種植物和動物,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至關重要。澳大利亞的一個對原住民具有精神意義的地區和馬來西亞的人造熱帶雨林也加入了名錄。

目前,UNESCO世界遺產名錄涵蓋了來自168個國家的1,248個地點,代表了全球各地非凡的文化和自然價值。這個名錄是保護世界遺產、傳承給後代的關鍵工具。

來源

  • Libertatea

  • Reuters

  • Condé Nast Traveler

  • The Independent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