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里程焦慮,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引領配備汽油發電機的電動汽車(稱為增程型電動汽車,EREV)的開發。這些車輛結合了電池、電機和小型汽油發電機,以延長其行駛里程。
2024年,EREV技術在中國經歷了顯著增長,銷量超過100萬輛,佔據了6%的市場份額。雖然這低於電動汽車28%的市場份額,但EREV的增長表明,市場對彌合傳統汽油車和純電動汽車之間差距的汽車的需求正在上升。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報告稱,上汽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等製造商正在擁抱EREV,其中理想汽車在該領域處於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
全球汽車製造商也認識到EREV的潛力。Stellantis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在美國推出其Ram 1500皮卡的EREV版本,這得益於消費者強烈的興趣。大眾汽車計劃在2027年以其Scout品牌在美國推出EREV皮卡。這些車型為尋求電動駕駛,同時又希望長途旅行時有續航里程保障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EREV允許製造商提供具有相當可觀的電動續航里程(通常在240公里左右)的車輛,同時由於電池組較小,其成本可能低於純電動汽車。麥肯錫的一項研究表明,EREV動力總成的成本可能比BEV動力總成低6000美元。這種成本效益,加上延長的續航里程,使EREV成為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選擇,特別是在充電基礎設施不發達的地區,或者對於那些有長途旅行和拖車等特定需求的人來說。
一項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一的歐洲和美國人會考慮購買EREV作為他們的下一輛車。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EREV和BEV的生產成本差距預計將縮小,從而進一步鞏固增程器在向電動汽車過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