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地震:從歷史角度看

编辑者: Anna 🌎 Krasko

2025年7月16日,阿拉斯加外海發生了7.3級地震,引發海嘯警報,隨後降級。本文將從歷史的角度,審視這次地震及其影響。

地震發生在阿拉斯加桑德角(Sand Point)以南約54英里處,震源深度為20.1公里。國家海嘯預警中心發布了海嘯警報,提醒沿海居民撤離。然而,由於未觀測到顯著的海嘯波,警報後來降級為建議,最終取消。這起事件提醒我們,地震和海嘯的歷史,以及對應的預警系統的重要性。

阿拉斯加的地震史,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1964年,阿拉斯加也曾發生9.2級大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次地震,與1964年的地震相比,震級較小,但仍然提醒我們,地震是阿拉斯加地區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

地震發生後,預計將發生餘震。歷史上,地震後常常伴隨著餘震,這些餘震可能會持續數天甚至數週。因此,了解地震的歷史,並做好應對措施,對於保護生命和財產至關重要。

這次地震,也提醒我們全球地震的頻繁性。世界各地,包括台灣,都面臨著地震的威脅。因此,學習阿拉斯加地震的歷史,並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對於建立更有效的防災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來源

  • Deutsche Welle

  • Alaska Earthquake Center

  • KUCB

  • DW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