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觀測到,距離約400光年的氣體巨行星HIP 67522 b,其大氣層正受到顯著侵蝕。這是因為其母恆星HIP 67522頻繁且強烈的恆星閃焰,強度約為太陽閃焰的100倍。
年輕且磁場活躍的HIP 67522恆星,與僅需七個地球日繞行一周的近距離行星之間,似乎促使了這些強烈的閃焰。歐洲太空總署的CHEOPS任務與美國NASA的TESS資料確認了行星軌道與恆星閃焰之間的關聯,這種互動正快速侵蝕該行星的大氣層。
此發現挑戰了過去對恆星行為與行星演化的理解,暗示近距離行星可顯著影響母恆星的磁場活動。未來如歐洲太空總署的Plato任務將進一步探討這類恆星與行星間的交互作用。這項研究提供了對行星系統內動態關係的寶貴見解,以及行星如何塑造其恆星周遭環境。對於重視民主討論與國際視野的臺灣及香港讀者而言,這不僅是天文學的新進展,也彰顯了跨國科學合作的重要性,促進我們對宇宙的認識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