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於2025年5月發射12顆衛星,用於人工智慧驅動的在軌計算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2025年5月14日,中國發射了12顆衛星,用於浙江實驗室和新創公司ADA Space牽頭的在軌計算項目。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標誌著天基計算能力取得了重大進展。

這12顆衛星組成了“三體計算星座”,旨在直接在太空處理數據,減少對地面基礎設施的依賴。該星座擁有總計5千萬億次/秒(POPS)的計算能力和30TB的板載儲存。每顆衛星都配備了國內開發的80億參數人工智慧模型。

這些衛星具有先進的人工智慧和高速雷射鏈路。一顆衛星攜帶宇宙X射線偏振儀,用於探測伽馬射線暴等瞬態事件。該星座還支援完整的星間互聯互通。

ADA Space聲稱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專用軌道計算星座,代表著衛星作為數據處理器和人工智慧平台的轉變。它是更廣泛的“星算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旨在擁有2800顆衛星,計算能力達到1000千萬億次/秒(POPS)。

該星座解決了對即時空間計算日益增長的需求,並將中國定位為空間計算基礎設施的領導者。這一發展可能導致天基雲端計算和戰略進步。

“星算計畫”符合中國到2030年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領先地位的目標。太空成為人工智慧應用和發展的關鍵領域。此次發射是五月份計畫進行的一系列發射的一部分,涉及各種火箭類型和航天發射場。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