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總署(ESA)的蓋亞太空天文台在繪製了近 20 億顆恆星以創建銀河系 3D 地圖後,完成了其任務,歷時十餘年。3 月 27 日,歐洲太空行動中心的控制團隊啟動了最後階段,關閉了蓋亞的子系統,並將其轉移到圍繞太陽的安全退役軌道。 蓋亞的任務於 2013 年啟動,取得了多項發現,包括星系合併的證據、星團的識別、小行星的追蹤以及系外行星和黑洞的探測。該航天器的最後一次機動確保它在未來一個世紀內保持距離地球至少 1000 萬公里,防止干擾詹姆斯·韋伯和歐幾里得等其他太空望遠鏡。 儘管數據收集已於 1 月停止,但科學家將繼續分析數據。第四次數據發布計劃於 2026 年進行,最終的遺產目錄預計將於 2030 年左右發布。這些目錄將在未來幾十年內繼續塑造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歐洲太空總署蓋亞太空船完成任務,在繪製銀河系十年後進入退役軌道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