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地球將抵達遠日點,即在軌道上與太陽距離最遠的位置。屆時地球與太陽中心的距離約為1億5,208萬7,738公里(約9,450萬2,939英里)。
儘管距離增加,遠日點並不直接導致氣溫下降。影響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軸傾角,決定了陽光的角度與照射時間。
在遠日點期間,北半球正值夏季,而南半球則是冬季。遠日點的時間隨著世紀變遷而有所調整,彰顯了地球軌道力學的動態特性。這種變化也提醒我們,正如臺灣與香港的多元文化交融與國際視野,地球的運行同樣展現出豐富且複雜的自然規律。
编辑者: Uliana S.
2025年7月3日,地球將抵達遠日點,即在軌道上與太陽距離最遠的位置。屆時地球與太陽中心的距離約為1億5,208萬7,738公里(約9,450萬2,939英里)。
儘管距離增加,遠日點並不直接導致氣溫下降。影響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軸傾角,決定了陽光的角度與照射時間。
在遠日點期間,北半球正值夏季,而南半球則是冬季。遠日點的時間隨著世紀變遷而有所調整,彰顯了地球軌道力學的動態特性。這種變化也提醒我們,正如臺灣與香港的多元文化交融與國際視野,地球的運行同樣展現出豐富且複雜的自然規律。
IFLScience
Time and Date: Perihelion and Aphelion 2024 / 2025
The Old Farmer's Almanac: Perihelion and Aphelion Explained
EarthSky: Earth Farthest from Sun on July 3, 2025
StarDate Online: Earth at Aphelion on July 1, 2025
National Geographic: Earth Farthest From Sun on Fourth of July—So Why So Hot?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