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領先基因編輯稻米:農業革命

编辑者: Vera Mo

「基因編輯不僅僅是一項科學突破,更是對永續未來的承諾,」印度農業研究理事會(ICAR)的一位研究人員表示。印度已成為首個開發基因編輯稻米品種的國家,標誌著農業技術領域的重大飛躍。這項創新有望徹底改變糧食和營養安全。

這項由印度農業研究理事會於2018年牽頭開發的技術,專注於利用CRISPR-Cas技術改良稻米品種。這種方法可以在不引入外源DNA的情況下進行精確的基因改造,使其與基因改造作物區分開來。珍妮佛·杜德納和埃馬紐埃爾·沙爾龐捷因開發CRISPR-Cas1基因編輯工具而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兩個突出的品種,DRR Rice 100 (Kamla) 和 Pusa DST Rice 1,展示了這項技術的潛力。在海德拉巴開發的DRR Rice 100,成熟期提前20天,每公頃產量高達9噸。在新德里培育的Pusa DST Rice 1,專為鹽鹼土壤設計,影響著廣闊的672萬公頃土地。

這些基因編輯稻米品種具有多重優勢。它們有望使產量提高19%,節約大量用水,並減少20%的溫室氣體排放。此外,它們還表現出對乾旱、鹽鹼和其他氣候脅迫的更高耐受性。

CRISPR-Cas9技術不僅限於稻米,還可應用於小麥、玉米、馬鈴薯和大豆等作物。這些改造可以提高抗旱性,提高產量,並改善營養成分。這包括生物強化工作,如富含β-胡蘿蔔素的「黃金稻米」和富含賴氨酸的「黃金玉米」。

基因編輯作物正獲得全球認可,約有30個國家將其視為與傳統育種作物相同。隨著可及性和負擔能力的提高,這項技術對農民和消費者都具有巨大的潛力。農民可以期待更高的產量和抗病性,而消費者則可以從增強的營養和食品安全中受益。

來源

  • The Pioneer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