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公園岩漿房:科學家發現清晰邊界和氣泡聚集

编辑者: Vera Mo

“我的腳下多深處有岩漿?” 許多在黃石國家公園的人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這也促使科學家們更深入地探索地球熾熱之心的奧秘。 2020年夏天,一個由萊斯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地震學家團隊,使用一輛重達53000磅的卡車在黃石國家公園製造地震信號,就像微型的客製化地震一樣。目的是為了更清晰地觀察岩漿儲藏室的頂部。 發表在2025年《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結果顯示,在黃石河附近火山口東北部下方約3.8公里(2.4英里)的深度,存在一個清晰的過渡帶,標誌著岩漿房的頂部。該邊界厚度小於約100米。 該團隊還發現,在儲藏室頂部存在由超臨界流體氣泡、岩漿和固體礦物晶體組成的三部分混合物。這一發現與地球化學模型相符,表明氣泡在淺層從岩漿中冒出。 雖然氣泡聚集可能是火山爆發的前兆,但黃石公園的岩漿系統似乎很穩定,蓋層中約有14%的流體和86%的固體晶體。這種配置使得氣泡能夠有效地上升,防止壓力積聚。 這些發現為黃石公園的岩漿系統提供了新的視角,並展示了測量全球火山下方氣泡聚集的潛力。黃石公園作為一個天然實驗室,增強了我們對火山及其在全球範圍內爆發的理解。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