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揭示機器人自我生長與修復的未來

编辑者: Dmitry Drozd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能夠「生長」、「修復」甚至透過吸收環境材料或「吞噬」其他機器人來改善自身的機器人,這項名為「機器人新陳代謝」的技術,為機器人技術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這種創新方法使機器人能夠吸收和重複利用周圍環境中的組件,從而使其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化。研究人員在實驗中展示了「Truss Links」如何形成平面結構,然後轉變為三維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添加新部件,無論是從環境中收集的還是從其他機器人中獲取的,以提高其能力。

這項進展有可能徹底改變機器人技術,創造出更具彈性和適應性的機器,能夠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運行,例如災難區或外太空。研究團隊設想,未來機器人將成為自給自足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機器人將在沒有人類干預的情況下自我維護,並根據不可預見的任務和環境不斷進化和適應。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引入了一種基於稱為「Truss Link」的模組化機器人組件的系統。每個「Truss Link」都是一個棒狀單元,帶有磁性連接器,可以擴展、收縮並連接到其他模組。單獨使用時,這些單元很簡單,但組合在一起時,它們可以自組裝成複雜且功能齊全的機器人。

哥倫比亞大學創意機器實驗室主任Hod Lipson補充說:「生物體都以適應為基礎:生命形式可以生長、癒合和適應。這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源於生物學的模組化特性,它可以使用和重複利用來自其他生命形式的模組。」

這項研究代表了創造真正自主和自給自足的機器人的重要一步,這些機器人能夠根據其需求和周圍環境進行調整和進化。

來源

  • Newsweek México

  • Robots now grow and repair themselves by consuming parts from other machines

  • Robot Metabolism: Towards machines that can grow by consuming other machines

  • Cannibalism Could Let Robots Self-Repair

  • New Cannibalistic Robots Consume Other Machines to Grow and Heal on Their Own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