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2800年前,在卡納克阿蒙神廟服務的古埃及女祭司兼歌手梅瑞薩蒙(Meresamun),透過現代電腦斷層掃描技術,首次得以重建她的臉龐,讓我們得以窺見她當年的容貌。
梅瑞薩蒙的木乃伊是在1920年由美國考古學家詹姆斯·亨利·布里斯特德(James Henry Breasted)取得的一具未開封、裝飾華麗的棺木中發現。棺木上繪有大量花卉與宗教符號,彰顯這位女性的尊貴社會地位。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西塞羅·莫拉埃斯博士利用木乃伊頭骨的掃描數據製作數位模型。臉部重建採用解剖形變法,將活體捐贈者的臉型調整至木乃伊的參數,並加入軟組織厚度標記,細節亦經過精細修飾。
結果呈現出一張和諧而安詳的臉龐,五官流露出尊嚴與溫柔。梅瑞薩蒙死時約30歲,身高約147公分。遺骸狀況顯示她營養良好,無明顯疾病跡象。
作為阿蒙神廟的歌手兼女祭司,梅瑞薩蒙的職責備受尊崇,她很可能出身於底比斯的貴族家庭,這種職業常在家族中世代相傳。
這項發現不僅讓我們得以了解古埃及女祭司的真實面貌,也有助於深化對當時社會結構與文化傳統的認識。對於重視傳統文化與國際視野的臺港讀者而言,這樣的考古成果展現了跨文化交流與歷史連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