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古代DNA,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過去的窗戶,讓我們得以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和人類族群的演變。這項研究為早期歐洲社會的基因組成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2025年,來自博洛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由歐文·亞歷山大·希金斯領導,研究了在意大利法恩扎發現的銅器時代嬰兒的遺骸。這位嬰兒大約在17個月大時去世,被埋在一個井裡。科學家們使用先進的技術分析了孩子的牙齒和骨骼碎片,這是骨骼保存最好的部分。
牙齒組織學幫助確定了嬰兒的年齡。對骨骼碎片的DNA分析顯示,孩子是男性,並追溯了他的母系血統。這位嬰兒攜帶了一個罕見的線粒體單倍群V+@72,這種單倍群在現代歐洲很少見,只有撒丁島的另一個銅器時代墓葬顯示了相同的基因標記。這項發現揭示了銅器時代社區的基因多樣性,並強調了研究即使是脆弱的嬰兒遺骸的重要性,這些遺骸可以提供對古代生活的豐富見解。
此外,考古學家們發現,這個墓葬地點缺乏典型的銅器時代墓葬結構,這增加了研究的神秘感。陶瓷碎片表明,墓葬發生在公元前3600年至2300年之間。儘管保存狀況不佳,但這項研究突出了跨學科方法在研究古代遺骸中的重要性。這項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意大利史前時期的族群遷徙和文化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