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大腦:研究顯示早期幾個月即可形成記憶

Edited by: ReCath Cath

耶魯大學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挑戰了關於嬰兒形成長期、可回憶記憶能力的現有認知。這項研究質疑了長期存在的“嬰兒期失憶症”理論。該理論認為,早年生活記憶會被清除,以便為成年生活提供更新、更有用的記憶。 心理學家卡羅琳·邁爾斯提出,外部感覺對嬰兒來說比它們在產生反應中的作用更重要。這一觀點得到了科學理解的支持,即負責記憶的大腦區域海馬體,直到大約3-4歲才完全發育成熟。 耶魯大學神經科學家特克-布朗和心理學家耶茨的研究,對嬰兒使用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是在嬰兒觀察不熟悉的物體和面孔時進行的。結果顯示,即使在海馬體尚未完全發育的情況下,他們的大腦中也存在記憶編碼活動的具體證據。 研究人員推測,嬰兒大腦的功能與動物大腦相似,形成“統計”記憶。這些記憶儲存了關於經歷事件的精確細節。這些事件儲存在海馬體的不同區域,使得成年後更難回憶。這些記憶是否能像儲存在主要海馬體中的記憶一樣被有意識地檢索,仍然不確定。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