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常被視為愛和激情的象徵,在花園和文化中佔據中心地位。《自然植物》雜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始祖玫瑰是黃色的,而不是我們今天常見的顏色。這一發現改變了我們對玫瑰進化的理解。
北京林業大學的于超教授領導了一項基因組分析。該團隊對波斯玫瑰(Rosa persica)這種沙漠物種以及其他80種中國野生玫瑰進行了基因組測序。這使他們能夠重建現代玫瑰的基因祖先。
研究確定原始玫瑰是黃色的,具有簡單的花瓣且沒有斑點。它的葉子可能具有七個小葉,這一特徵在某些野生品種中仍然存在。紅色、白色和粉紅色的玫瑰是人類偏好驅動的突變或雜交的最新發展。
這項研究對玫瑰育種者具有實際意義。薔薇屬包括約140種野生品種和35,000個園藝栽培品種。新的系統發育圖譜為更有效地進行品種雜交提供了一種工具。
這可能導致更健壯、更芬芳和更具抗病性的玫瑰。這些特性在氣候變化和全球化害蟲的背景下至關重要。該研究還可以通過識別需要保護的野生品種以保持遺傳多樣性來指導保護工作。
玫瑰的歷史與地質事件有關。大約23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脈的隆起改變了亞洲的氣候。這導致降雨量和氣溫下降,限制了玫瑰的分布並導致種群減少。
像木香薔薇(Banksianae)這樣的亞種,以白色和黃色花朵而聞名,在約20萬年前倖存並復甦。這種天然的適應力可以激勵植物學家應對氣候挑戰。對美的追求也導致玫瑰失去了祖先的香味。
人類為了花瓶壽命和抗病性等特性而犧牲了嗅覺豐富性。這反映了農業中的一種趨勢,即優化產量會降低多樣性。歷史上與嫉妒相關的黃色玫瑰,可能會隨著其古老起源的揭示而重新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