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鐵盧大學的天文學家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影像,發現一個距離地球約120億光年的「水母」星系。這個名為COSMOS2020-635829的星系,從一側噴射出長長的氣體流和年輕恆星,這是因為受到衝壓剝離(ram pressure stripping, RPS)的影響。
衝壓剝離發生於星系穿越密集環境(如星系團)時,推擠氣體和恆星離開星系本體,形成可引發新恆星形成的「觸手」。發表於arXiv的研究指出,COSMOS2020-635829的恆星質量約為100億倍太陽質量,恆星形成速率約為每年100倍太陽質量。
這些「觸手」的出現相當罕見,因為這個宇宙時期的階段非常短暫,能被望遠鏡觀測到是難得的機會。對這類星系的分析,有助於理解為何密集環境中的某些星系新恆星形成較少。氣體分布和當地條件在此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對於台灣和香港的讀者而言,這類國際前沿的天文發現,不僅豐富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也象徵著全球科學合作與知識共享的力量,與我們重視的民主價值和國際視野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