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極洲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偵測到來自遙遠魷魚星系(NGC 1068)的高能中微子,這一發現挑戰了現有的宇宙噴流中微子產生理論。與典型的中微子源不同,NGC 1068在釋放中微子的同時,伽馬射線輻射量卻出人意料地低。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機制來解釋這種現象。根據他們的模型,中微子是在氦原子核與紫外線光子碰撞時產生的,這些氦原子核在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的強大噴流中加速。這些碰撞導致氦原子核分裂,釋放出中子,中子隨後衰變為中微子,而不會產生大量的伽馬射線。這項研究於4月18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這一發現為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極端環境提供了新的見解,並加深了我們對輻射與基本粒子之間關係的理解。它還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具有類似隱藏環境的星系,這些星系可能正在產生迄今為止尚未被偵測到的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