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目前距離地球超過85億公里,透過捕捉有史以來第一張使用萊曼阿爾法發射的星系地圖,實現了一個突破性的里程碑。這項成就由西南研究院(SwRI)領導的一項研究詳細介紹,為我們太陽系周圍的銀河系區域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萊曼阿爾法是一種特定的紫外線波長,由氫原子發射和散射,對於理解遙遠恆星和星系的組成、溫度和運動至關重要。「新視野號」上的Alice儀器進行了廣泛的觀測,包括覆蓋約83%天空的掃描。
2025年4月21日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萊曼阿爾法天空背景亮度大致均勻,比預期強十倍。這表明,像包圍我們太陽系的熱星際氣體泡可能氫氣排放增強的區域。該研究還發現,在太陽層頂邊緣假設的氫牆沒有做出重大貢獻。這些新見解為建模星系演化和探索導致新行星系統形成的過程提供了有價值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