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採礦:對中層生態系統的風險以及國際海底管理局 2025 年 7 月的法規

编辑者: Inna Horoshkina One

中層帶是一個廣闊且在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的海洋生態系統,正面臨著來自深海採礦的重大威脅。該區域從水面下約 650 英尺處開始,對於維持海洋生物(包括具有商業價值的魚類和海洋哺乳動物)至關重要。

隨著電動汽車電池和智能手機中使用的礦物需求增加,礦業公司正將目標對準深海,特別是海底含有貴重金屬的馬鈴薯大小的結核。然而,研究表明,移除這些結核會破壞棲息地,危及海底生物,同時也對上方的中層生態系統構成風險。

沉積物羽流和生態系統破壞

主要擔憂之一是採礦作業期間產生的沉積物羽流。這些羽流可能會干擾覓食,破壞食物網,並改變動物行為。國際海底管理局 (ISA) 計劃於 2025 年 7 月討論並可能最終確定深海採礦法規。這些法規對於確定大規模商業採礦的未來及其對脆弱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至關重要。國際海底管理局面臨著平衡資源需求與環境保護的壓力。

深海採礦的潛在影響超出了直接採礦地點。採礦機械產生的噪音污染會擾亂海洋生物,而受擾動沉積物中釋放的有毒金屬會污染食物鏈。在進行大規模採礦作業之前,至關重要的是進行全面的研究,以充分了解這些風險。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