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突破性的基因研究再次確認中亞是玫瑰的起源地,並指出中國是重要的多樣化中心。這項研究由北京林業大學的專家牽頭,深入研究了野生玫瑰物種和古代栽培品種的基因構成,以追溯這種深受喜愛的花卉的進化路徑。
該研究於2025年4月4日發表在《自然植物》雜誌上,表明最早的玫瑰可能具有均勻的黃色、單排花瓣和每枝七片小葉。這些特徵歸因於薔薇屬的共同祖先,該屬屬於薔薇科。
此外,該研究還確定了中國境內的兩個主要多樣性熱點地區:西北地區,以適應乾旱氣候的黃色玫瑰為特徵;西南地區,以在潮濕環境中茁壯成長的白色、芬芳的花朵而聞名。科學家強調,將野生近緣種的遺傳資源納入當代玫瑰育種的重要性,以增強抗病性和抗旱性,尤其是在持續的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現代玫瑰面臨著來自真菌病害、害蟲和病毒(如玫瑰花葉病毒)的威脅。
從這項研究中獲得的見解可能會徹底改變玫瑰育種計劃,從而為未來開發更具彈性和視覺效果更佳的玫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