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爪哇海岸發現的石化頭骨碎片正在改變我們對直立人群體的理解。這些碎片表明,爪哇直立人並不象之前認為的那樣孤立。該發現於5月15日發表在《第四紀環境與人類》雜誌上。 數百萬年來,印度尼西亞的地理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海平面較低的時期,一塊名為巽他陸地的巨大陸地連接了許多島嶼。這些頭骨碎片是在馬都拉海峽發現的,該海峽將馬都拉島與中爪哇分隔開。 這些化石是從2014年至2015年土地復墾工程中疏浚的沙子中發現的。疏浚產生了大約6000個化石標本,包括直立人頭骨碎片。這些發現為了解這些古代人類的生活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萊頓大學的考古學家哈羅德·伯格休斯將這些發現描述為“真正獨特”。這些化石起源於一個淹沒的河谷,大約在14萬年前被河沙填滿。這一時期恰逢“倒數第二次冰期”,當時海平面顯著降低。 在此期間,巽他陸地類似於非洲稀樹草原,有草原、河流和森林。這種環境為直立人提供了獲取水、貝類、魚類、植物和水果的機會。該地區也是包括大象、犀牛和鱷魚在內的各種動物物種的家園。 在動物骨骼上發現了屠宰的證據,表明直立人獵殺並食用了這些動物。龜骨上的切割痕跡和破碎的牛科動物骨骼表明食用了骨髓。這種行為以前在亞洲大陸人類物種中有所記錄,表明這些群體之間可能存在接觸或基因交流。
直立人頭骨碎片被發現:在爪哇改寫歷史
编辑者: Anna 🌎 Krasko
來源
Popular Science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