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龍[mah-yah-SAWR-uh]是一種鴨嘴龍,一種鴨嘴龍類恐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這個名字來自希臘語,「maia」的意思是母親,「saura」的意思是蜥蜴,因此是「好母親蜥蜴」。 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第一批慈母龍化石是在一個築巢地發現的,這為親代撫育提供了證據。成年慈母龍可以長到25到30英尺長,重約4噸。這些草食性恐龍有數百顆微小的牙齒,用於磨碎植物。牠們可能以樹葉、蕨類植物、水果和小樹枝為食。 慈母龍因在蒙大拿州發現的一個築巢地而聞名,該築巢地包含數十個不同年齡段的個體。該地點不僅包括卵和幼雛,還包括年齡較大的幼年個體和亞成年個體。許多古生物學家認為,這表明家庭群體具有群體行為,成員年齡各異。 慈母龍的卵大約有鴕鳥蛋那麼大,但呈橢圓形,巢穴包含30-40個呈螺旋形排列的卵。成年慈母龍體型太大,無法坐在卵上進行孵化。據信,牠們使用植被來保持巢穴的保護和溫暖。 「好母親蜥蜴」這個名字來源於築巢地親代撫育的證據。幼雛的腿部發育不全,無法行走,但牠們的牙齒顯示出磨損的痕跡,表明成年恐龍給牠們帶來了食物。研究表明,慈母龍在幼年時可能用兩條腿行走,隨著體型增大而轉為四條腿行走。
慈母龍:發現「好母親蜥蜴」的築巢地揭示了恐龍的親代撫育行為
Edited by: Anna 🎨 Krasko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