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蓬托斯板塊重現:地質學家重建2025年的巨大構造板塊

Edited by: Tasha S Samsonova

由烏特勒支大學的蘇珊娜·范德拉赫馬特領導的地質學家們,已經以數位方式重建了巨大的、先前未知的蓬托斯構造板塊。這個「巨型板塊」曾經覆蓋大約1500萬平方英里,大約是太平洋面積的四分之一,正在重塑我們在2025年對地球地質歷史的理解。

了解構造板塊的運動對於研究地球的動態過程至關重要。這些板塊是地球外殼的可移動部分,它們的相互作用影響著地理、氣候、山脈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動。

發現與重建

重建菲律賓周圍構造板塊的歷史一直具有挑戰性。蘇珊娜·范德拉赫馬特團隊根據在地球地幔深處發現的碎片,預測了蓬托斯板塊的存在。隱沒板塊會留下痕跡,形成具有異常溫度或成分的區域,這些區域可以通過地震儀檢測到。

科學家們在日本、婆羅洲、菲律賓、新幾內亞和紐西蘭等地區進行了實地研究。他們收集了關於地質構造和山脈的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和先進的建模技術,他們以數位方式重建了蓬托斯板塊。殘餘物在婆羅洲北部、巴拉望島和南海被發現,證實了其巨大的規模。

發現的意義

蓬托斯板塊的發現增強了我們對構造活動和隱沒過程的理解。它對預測和減輕地震和海嘯等自然災害也具有重要意義。這次重建標誌著地質學上的一個重大突破,為我們提供了關於地球演化的新見解。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