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南省的一項突破性考古發現挑戰了關於東亞早期人類技術發展的現有理論。研究人員在鶴慶縣龍潭遺址發現了確鑿的Quina技術證據,這是一種以前僅與歐洲尼安德塔人相關的石器製造方法。該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龍潭遺址最初於2010年被發現,2019年至2020年間的發掘工作發現了數百件石器,這些石器顯示了Quina技術的關鍵特徵。這些特徵包括生產厚石片和使用特定的再磨技術。龍潭文化層年代約為6萬至5萬年前。這一發現標誌著東亞首次發現Quina技術的確鑿證據。微觀分析表明,這些工具的用途與尼安德塔人的做法相似,用於處理骨骼、木材和獸皮。
雖然龍潭遺址仍缺乏尼安德塔人的直接證據,但Quina技術的存在提高了他們在華南西南部存在的可能性,從而促使人們進一步進行基因和考古調查。這一發現挑戰了古代中國技術進步緩慢且本地化的觀點,表明該地區早期人類進化和互動的圖景更為複雜。龍潭遺址Quina技術的存在擴大了該技術的地理分佈,並突出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技術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