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省的考古發掘表明,長城的部分地段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古老,可能可以追溯到西周晚期(公元前1046-771年)和春秋早期(公元前770-476年)。這一發現挑戰了人們普遍認為的長城主要建造始於公元前7世紀左右,並在公元前3世紀的秦朝時期統一的觀點。 中國文物學會的劉正表示,這是已知的最古老的长城地段。該研究證實,長城的建造是由各個朝代歷經數個世紀完成的,其中一些地段被廢棄,後來又被重建。長城最初旨在保護中國北方邊境免受遊牧民族的侵擾,同時也用於規範貿易和運輸。 考古學家採用了多種方法來確定這些地段的年代,包括分析文物、植物遺骸和動物骨骼。發掘發現了道路、房屋地基、溝渠、灰坑和牆壁,展示了古代中國先進的工程技術。據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張蘇稱,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年)保存完好的一段為人們提供了關於長城演變及其在防禦之外的戰略重要性的新見解。
新研究顯示,長城部分地段早於秦朝
编辑者: Anna 🌎 Krasko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