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上海的保育專家將無斑樹蟾蜍(*Hyla immaculata*)重新引入城市農業景觀,這是恢復該物種在控制昆蟲數量及維護生態平衡中角色的重要一步。該物種已在上海消失超過二十年。
此次重新引入地點位於上海奉賢區一處300平方米的實驗區。釋放24隻成年蟾蜍後一週,便觀察到蝌蚪的出現,目前這些蝌蚪正被移至實驗室進行人工飼養。
無斑樹蟾蜍,又稱中國無斑樹蛙,是控制昆蟲數量的重要物種,也是生態系統健康的指標。歷史上,由於都市化及農業擴張導致棲息地喪失,該物種面臨威脅。上海最後一次野外目擊約在20年前。
2023年,Forest City Studio從南京林業大學獲得蝌蚪,並在奉賢區建立了6.67公頃的研究場地。該場地劃分為九個區域,設有池塘及本地植物,以尋找最適合蟾蜍棲息的環境。
研究目標是在2025年底前繁殖多達2,000隻幼蟾蜍,若成功,將放歸野外,豐富上海的生物多樣性。此舉符合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整體政策。
國家林草局報告指出,稀有及瀕危野生物種數量持續穩定增長,超過200種動物進入恢復階段,並將建設全球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
無斑樹蟾蜍在上海農田的重新引入,展現了對生物多樣性保育及生態復育的重大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