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北部,黑烏鴉(Corvus corone)展現出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獨特社會行為。與通常獨居或成雙生活的歐洲族群不同,這些烏鴉會組成穩定的家庭群體。
幼鳥會與父母同住四到五年,協助餵養雛鳥、守護領域和保護巢穴。最新研究顯示,這種合作行為是後天學習而非天生具備的。
這些共同責任的協調是透過複雜的聲音溝通達成。黑烏鴉使用超過150種不同的聲音,數量遠高於其他非人類動物物種。
研究人員利用生物記錄器(一種安裝在鳥身上的電子裝置)來研究這些聲音。這些裝置配有麥克風用於錄音,還有加速度計和磁力計用以記錄鳥類的動作,將聲音與特定活動相互關聯。
與致力於利用人工智慧解碼動物溝通的非營利組織「地球物種計畫」(Earth Species Project)合作,對分析和分類大量資料起了關鍵作用,推動了對黑烏鴉聲音意義的理解。
初步結果顯示,黑烏鴉擁有複雜的社會結構與先進的聲音溝通能力,使其成為研究動物行為及鳥類合作演化的重要物種。相關研究結論的科學論文預計將於未來幾個月內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