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隆納的一項研究表明,更善於社交的僧侶鸚鵡會發展出更多樣化的聲音庫。這項針對 337 隻僧侶鸚鵡的研究,為動物複雜交流的進化提供了見解。
僧侶鸚鵡是巴塞隆納的入侵物種,牠們生活在大型城市群落中,並不斷進行交流。科學家們認為這是一個獨特的機會,可以研究社會關係如何影響交流。
研究人員觀察了 337 隻鸚鵡兩年多,記錄了牠們的互動並錄製了 5599 次發聲。研究表明,較大群體中的鸚鵡發出的聲音種類更多。
雌性也表現出比雄性更廣泛的聲音庫,這在鳥類中並不常見。西蒙·斯米爾認為,這是因為雌性在社交場合更頻繁地使用某些叫聲,使牠們更善於社交。
瓊·卡洛斯·塞納爾補充說,在社交網路中佔據更中心位置的鸚鵡也往往擁有更豐富的詞彙。有趣的是,親密的朋友之間的叫聲差異更大,似乎是為了在群體中聽起來與眾不同。
該團隊的下一個挑戰是破譯每種聲音的含義。研究結果可能幫助理解動物王國中複雜的交流系統是如何演變的,以及如何產生類似於人類語言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