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的貿易政策引發了美國各地企業的不同反應[1]。一些公司正在增加投資,而另一些公司則因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而縮減規模[1]。這種分歧導致私營部門出現分裂,既有川普經濟戰略的支持者,也有反對者[1]。
包括軍事、科技和製藥在內的某些行業表示支持,預計可能獲得信貸機會[11]。然而,輝瑞、保時捷和通用汽車等公司對互惠關稅可能導致的銷售額下降和費用增加表示擔憂[16]。一些公司甚至正在考慮裁員以緩解財務壓力[16, 18]。
科技行業的情況喜憂參半。雖然一些領導人最初贊成川普的放鬆管制努力,但他們現在正努力應對低於預期的季度業績[16]。總的來說,這些投資政策面臨著貿易不確定性帶來的阻力,需要建立新的聯盟,並建立透明的法規,以確保公平競爭和可靠的供應鏈[1]。
來源:半島電視台、美聯社、貝萊德、德勤、EJIL: Talk!、富比士、賓夕法尼亞大學華頓商學院預算模型、稅務基金會、白宮、世界經濟論壇、美國里士滿聯邦儲備銀行和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