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將於 2025 年 7 月 15 日更新其營利政策,以應對日益增長的低品質 AI 生成內容。此舉不僅影響創作者,也引發了科技產業內部的道德與商業討論。 YouTube 的此項變動,旨在優先考慮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 (YPP) 中的原創且真實的內容。
根據 YouTube 的官方聲明,此政策更新旨在更好地識別大量生產且重複的內容。這反映了科技產業對 AI 內容的擔憂,許多領導者都提倡《No Fakes Act》等措施。YouTube 一直以來都要求創作者揭露使用生成式 AI 的情況,自 2023 年 11 月起,這已成為一項強制性要求。 這些措施反映了在 AI 創新與內容品質和真實性之間取得平衡的更廣泛努力。
此政策的實施,對科技產業的商業模式產生了影響。 許多公司依賴 AI 生成內容來擴大其內容庫,並提高效率。 然而,YouTube 的新政策可能會迫使這些公司重新評估其策略,並更加重視原創性和人類的參與。 例如,一些遊戲頻道使用 AI 虛擬角色和聲音,可能會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此外,YouTube 也為創作者提供了 AI 生成工具,例如 Dream Screen,這使得創作者能夠利用 AI 的潛力,同時保持對其內容的控制權。
總體而言,YouTube 的新政策反映了科技產業在 AI 內容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在道德和商業之間取得平衡,對於維護 YouTube 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創作者和企業必須適應這些變化,並努力提供具有價值、創意和真實性的內容,才能在 YouTube 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