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外國口音影響對諷刺的理解

Edited by: Света Света

研究發現:外國口音影響對諷刺的理解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外國口音會阻礙人們對諷刺的理解,導致誤解和社交互動障礙。該研究向西班牙語母語者展示了一些對話,對話中的主角帶有本土口音(馬德里)或外國口音(羅馬尼亞)。

參與者需要評估評論的諷刺意味和友好程度,例如在某人燒焦食物後說“你真是個出色的廚師!”以及“是的,我真是個出色的廚師”或“一點也不,我做的飯很糟糕”等回應是否得當。

研究證實,當帶有外國口音的人說出諷刺的話時,人們會覺得諷刺意味減弱。來自外國口音者的評論更容易被字面理解。對這些評論的回應也被認為不太得體,表明社交互動出現問題。這種脫節可能源於處理外國口音需要付出更多的腦力,從而降低了人們識別諷刺等微妙線索的能力。另一種解釋是,聽眾可能期望外國口音者在語言上的複雜性較低,從而導致他們更字面地理解陳述。

此外,人們可能會無意識地將帶有外國口音的人歸類為社會群體之外的成員,從而引發偏見。這種分類會激活與說話者國籍相關的刻板印象,從而影響聽眾的感知。雖然有些口音被認為是享有聲望的,但帶有外國口音的說話者通常比母語者受到更負面的評價,並且他們的講話被處理得不夠詳細。

這種差異化的處理方式在各種情況下都會產生後果。在工作場所,帶有外國口音的員工可能被認為能力較差。在教育領域,帶有外國口音的教師會收到較差的評價。在法律環境中,帶有外國口音的個人更有可能被認為是罪犯。接觸外國口音可以提高理解力並減少偏見。關注信息的內容,而不是口音,也可以緩解這些問題。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