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訊息中使用表情符號,能顯著提升溝通的回應感,促進親密感,進而增強人際關係。這個簡單的行為有助於加強情感連結與鞏固彼此間的紐帶。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Eun Huh近期研究指出,在文字訊息中加入表情符號,可大幅提升回應的感知度。研究對象為260位年齡介於23至67歲的成年人,他們想像自己在與親密朋友傳訊。參與者閱讀了包含表情符號與不含表情符號的多種聊天範例。
結果顯示,帶有表情符號的訊息被認為更具回應性,並促進溫暖與信任感。使用的表情符號種類並不如其存在本身重要。
此結果與過去強調表情符號在數位溝通中角色的研究相符。例如,2024年一項研究發現,情緒智商較高者較常在朋友間使用表情符號;而逃避型依附風格者則較少使用。
表情符號是情感的數位象徵,能豐富純文字溝通,傳遞情感細微差異,彌補虛擬互動的距離,使對話更具親切感。
然而,表情符號的效果因文化及個人偏好而異。理解接收者的解讀方式,對避免誤會至關重要。
總結來說,在文字訊息中融入表情符號,是一項簡單卻有效的策略,有助於強化關係,提升情感連結與回應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