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机对峙的社会心理分析:民众情绪与国家行为

编辑者: S Света

2025年7月9日和10日,中国JH-7战斗机在东海附近对日本YS-11EB巡逻机进行近距离尾随,引发日本的正式抗议,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冲突,更深层次地反映出中日两国复杂的社会心理互动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事件不仅影响着国家间的关系,也深刻影响着两国国民的情绪和认知。 首先,此类事件容易激发民族主义情绪。日本外务省对中国大使表达“严重关切”,认为此类行为可能导致意外碰撞 。这种官方表态通过媒体传播,进一步强化了日本民众对中国军事威胁的认知,可能导致对中国持有负面情绪的增加。同样,中国国内也可能因此类事件,以及对日本历史问题的长期积怨,加剧对日本的不信任感。 其次,这些事件也影响着两国间的信任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日本军机对中国正常军事活动进行近距离侦察是海空安全风险的根源 。这种相互指责的局面,使得两国在安全领域的互信基础更加脆弱。缺乏信任可能导致双方在危机处理时,更倾向于采取强硬立场,从而增加误判和冲突的风险。事实上,在2014年5月和6月,中日战机就曾发生过类似的近距离接触事件 。 此外,国际社会对此类事件的反应也会影响两国国民的心理。美国驻日本大使曾公开表示,中国战斗机的行动危及日本机组人员的生命 。这种明确的站队行为,可能会强化日本民众对美国同盟的信心,同时也可能加剧中国民众对美国干涉地区事务的不满。2023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2664亿美元,但地缘政治争端和历史问题依然是两国关系中的紧张因素 。 为了缓解此类事件对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中日两国需要加强沟通和对话,建立危机管理机制,避免误判和意外升级。同时,两国也需要重视公共外交,通过文化交流和教育等方式,增进相互理解,减少负面情绪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为中日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

来源

  • Bloomberg Business

  • Japan urges China to stop flying fighter jets too close to Japanese military aircraft

  • Chinese fighter jets in close encounters with MSDF patrol planes over Pacific

  • Chinese fighter jet in near miss with Japanese military plane as Pacific tensions rise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