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9日,美国发射了首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新视野号的发射速度达到了惊人的5.79万千米每小时,成为了有史以来从地球发射的速度最快的人造物体。经过9年半的长途跋涉,于2015年7月14日飞掠冥王星,实现了人类首次近距离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壮举。 新视野号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计划发射“冥王星-柯伊伯快车”,但由于经费超支等原因被取消。然而,天文学家们坚持不懈地争取,最终促成了新视野号的诞生。 飞掠木星是新视野号旅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次飞越不仅为探测器提供了宝贵的重力助推,还全面测试了其科学仪器的功能。借助木星的引力,新视野号得以加速飞向遥远的冥王星,节省了大量的飞行时间。 2015年7月,新视野号从距离冥王星表面仅12500公里处飞掠而过,传回了大量珍贵的图像和数据。这些数据揭示了冥王星表面存在心形区域等奇特的地貌特征,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这颗矮行星的认知。 完成对冥王星的探测后,新视野号继续向柯伊伯带进发。2019年1月1日,它飞掠了柯伊伯带天体“阿罗科斯”,为我们了解太阳系边缘的奥秘提供了新的线索。新视野号的旅程仍在继续,它将继续探索柯伊伯带,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秘密。
新视野号:探索冥王星的十年宇宙之旅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来源
NASA
True Colors of Pluto - NASA Science
NASA’s New Horizons Spacecraft Nears Historic July 14 Encounter with Pluto
Pluto’s Close-up, Now in Color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