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中国发射了12颗卫星,用于浙江实验室和初创公司ADA Space牵头的在轨计算项目。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标志着天基计算能力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12颗卫星组成了“三体计算星座”,旨在直接在太空处理数据,减少对地面基础设施的依赖。该星座拥有总计5千万亿次/秒(POPS)的计算能力和30TB的板载存储。每颗卫星都配备了国内开发的80亿参数人工智能模型。
这些卫星具有先进的人工智能和高速激光链路。一颗卫星携带宇宙X射线偏振仪,用于探测伽马射线暴等瞬态事件。该星座还支持完整的星间互联互通。
ADA Space声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专用轨道计算星座,代表着卫星作为数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平台的转变。它是更广泛的“星算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拥有2800颗卫星,计算能力达到1000千万亿次/秒(POPS)。
该星座解决了对实时空间计算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将中国定位为空间计算基础设施的领导者。这一发展可能导致天基云计算和战略进步。
“星算计划”符合中国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目标。太空成为人工智能应用和发展的关键领域。此次发射是五月份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发射的一部分,涉及各种火箭类型和航天发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