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驱动的可穿戴导航系统,专为视力障碍人士设计。该设备利用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算法来识别障碍物并引导用户。它通过骨传导耳机和手腕上的触觉反馈来传输信息。 该系统由顾雷雷教授开发,包括带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皮肤和一个迷你电脑。红外探测器解决了相机在弱光环境下的局限性,提供距离和高度数据。该设备响应速度为 200-300 毫秒,模仿了人类的反应时间。 该设备还配备了智能鞋垫和一个 VR 训练平台。这些功能允许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练习导航。这项研究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已发表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
上海交通大学开发出用于视障人士的 AI 导航系统
编辑者: Veronika Nazarova
阅读更多关于该主题的新闻: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