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破性进展频出的一年中,2025年见证了量子计算创新的蓬勃发展。英伟达(Nvidia)和IBM等主要参与者正引领潮流,推出新的举措和合作,有望彻底改变该领域。这些发展不仅仅是渐进式的进步,而是朝着实际应用迈出的一大步。
2025年3月,英伟达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在波士顿成立了英伟达加速量子研究中心(NVAQC)。该中心旨在将量子硬件与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集成,加速从实验性量子计算向实用量子计算的过渡。在2025年英伟达GTC大会上,该公司展示了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的进步,包括Blackwell Ultra AI芯片和用于机器人技术的Nvidia Groot N1 AI模型。
IBM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于2025年3月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部署了其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IBM Quantum System Two。该系统配备了156量子比特处理器,可供全球研究界使用。IBM的路线图包括到2029年推出的Starling系统,这是一种容错量子计算机,预计其运算能力将是当前系统的20000倍。这对中国量子科技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量子计算领域正在经历越来越多的合作,英伟达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公司(Google Quantum AI)合作,以加速下一代量子计算设备的设计。此次合作旨在克服当前的硬件限制,并推进实用量子计算机的开发。联合国大会宣布2025年为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突显了这些进步的全球意义。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量子科技的高度重视。
这些进展反映在市场上,截至2025年7月3日,量子计算领域主要公司的股票表现良好。量子计算领域充满活力且快速发展的态势,是由大量投资和合作推动的,为量子技术在应对全球挑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未来铺平了道路。中国也在积极布局量子科技,力争在该领域取得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