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正在探索全息宇宙理论,作为解决包括黑洞信息悖论在内的基本物理学悖论的潜在方案。该理论认为,宇宙的结构可能是一个二维表面,引力和深度是涌现的属性,而不是现实的基本方面。
伯明翰大学的玛丽卡·泰勒教授提出,我们对三维宇宙的感知是从二维表面投射出来的。这与全息原理相符,即关于宇宙的所有信息,包括引力,都可以用这个二维表面上的事件来描述。
全息理论旨在解决信息悖论,该悖论源于黑洞对信息的明显破坏,违反了物理学的核心原则。通过将黑洞视为二维表面,科学家可以推测进入黑洞的信息被涂抹在表面上,而不是丢失。
宇宙全息本质的证据正在宇宙微波背景(CMB)中寻找,这是来自大爆炸的剩余能量。研究人员正在检查CMB中是否存在支持该理论的“全息噪声”和对称性。南安普顿大学的科斯塔斯·斯肯德里斯指出,研究表明CMB的详细结构可以用全息理论来描述,显示出极好的一致性。
虽然直接证据仍在等待中,但这些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宇宙的早期时刻以及极端条件下引力的行为,从而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宇宙学和量子力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