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CMS和ATLAS实验组近期独立观察到顶夸克和反顶夸克可能短暂结合形成“拓扑偶素”的迹象。这一发现于2025年7月8日在法国马赛召开的欧洲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大会上公布。
顶夸克是已知质量最大的基本粒子,通常在产生后迅速衰变,难以形成稳定结构。然而,最新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顶夸克和反顶夸克可能短暂结合,形成“拓扑偶素”这一“准束缚态”。此前,这一现象被认为难以在强子对撞机中探测到。
CMS研究团队在分析2016—2018年采集的数据时,意外发现顶夸克—反顶夸克对在能量阈值附近出现异常“过剩”。该现象恰好出现在生成一对顶夸克所需的最低能量处,暗示可能存在此前未曾观测到的物理过程,即顶夸克和反顶夸克的短暂结合。
ATLAS团队在分析2015—2018年期间积累的LHC Run-2数据集时,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其测得的统计显著性达到7.7西格玛,进一步增强了证据的可靠性。
尽管“拓扑偶素”是最自然的解释,但研究人员不排除其他可能性,例如存在尚未被发现的新粒子,其质量接近两个顶夸克之和,也可能导致类似信号。要确切揭示该现象背后的机制,还需依赖更精密的量子色动力学计算与更多实验数据。
“拓扑偶素”若被最终确认,将成为继粲偶素与底偶素之后,夸克偶素家族中的新成员,为高能物理研究打开新的窗口。目前,LHC第三轮运行正在进行,ATLAS和CMS将继续借助更大数据集,深入探索顶夸克之间这段“难以捉摸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