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对包含黑洞和伴星的GRO J1655-40系统进行了“超新星考古”。通过分析X射线数据,科学家们重建了该系统中一百多万年前发生的超新星爆炸的历史。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为恒星坍塌形成黑洞的类型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GRO J1655-40系统最初由两颗明亮的恒星组成。质量更大的恒星耗尽了核燃料,并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留下了一个黑洞。然后,黑洞开始从其伴星中吸取物质,在其周围形成一个旋转的圆盘。其中一些物质以强风的形式喷射出来。
2005年,钱德拉在这些风中检测到特定的化学元素。通过分析X射线光谱,该团队识别出18种不同的元素。将这些数据与超新星模型进行比较,他们确定爆炸的恒星大约是太阳质量的25倍,并且包含大量的重元素。这种“超新星考古”为我们罕见地了解大质量恒星的生与死以及黑洞的形成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