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颗恒星正在吞噬一颗位于银河系内,距离地球约12000光年的木星大小的行星。这一事件最初由兹威基瞬态设施观测到一次光学爆发。随后,使用韦伯的中红外仪器(MIRI)和近红外光谱仪(NIRSpec)进行的观测提供了更详细的见解。这些仪器显示,这颗行星的轨道逐渐减小,最终在它螺旋进入宿主恒星时导致了它的毁灭。 近红外光谱仪(NIRSpec)探测到一个由分子气体(包括一氧化碳(CO))组成的热的、近距离的星周盘。这一发现挑战了早先关于该恒星只是演变成红巨星的假设。被吞噬的行星导致气体从恒星的外层喷射出来,随后凝结成冷尘,进一步丰富了星周环境。这一观测为理解行星系统的最后阶段以及恒星及其行星在老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韦伯望远镜观测到恒星吞噬12000光年外的木星大小行星
Edited by: Uliana Аj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