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可能摧毁了螺旋星云中的一颗行星

编辑者: Uliana S. Аj

螺旋星云中心的一颗白矮星可能摧毁了一颗行星,这可能解释了 40 多年来探测到的神秘 X 射线信号。螺旋星云是由晚期恒星脱落外层形成的行星状星云,包含一颗名为 WD 2226-210 的白矮星,距离地球 650 光年。来自钱德拉的数据表明,这颗白矮星摧毁了一颗非常靠近轨道运行的行星。自 1980 年以来,X 射线任务探测到来自 WD 2226-210 的异常高能 X 射线,这对于白矮星来说是不典型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X 射线信号可能是被拉到白矮星上的被摧毁行星的碎片。1992 年至 2002 年间的观测表明,X 射线信号一致,每 2.9 小时发生一次细微变化,暗示着近轨道运行的行星残骸。研究人员提出,一颗类似木星的行星可能向内迁移,被白矮星的引力撕裂,并在恒星周围形成一个圆盘,从而产生 X 射线信号。这将是首次观测到行星状星云中一颗行星被中心恒星摧毁的案例。该研究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白矮星可能摧毁了螺旋星云中的一颗行星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