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西非几内亚比绍海岸外的大西洋海底1000多米深处发现了巨大的泥土化石波,也称为沉积波或等高线漂移。这些波浪高达300米,长度超过1公里,为了解大西洋的形成及其与全球气候模式的联系提供了线索。 这项发现得到了地震数据和岩心样本的支持,完善了我们对赤道大西洋门户的理解。赤道大西洋门户是非洲和南美洲之间的地质交汇点,在冈瓦纳超大陆分离期间出现。研究表明,海洋连接大约在1.17亿年前开始,早于之前的估计。 这种早期的连接引发了水循环的变化,导致了塑造泥土波的水下级联。最初,这个开口导致了暂时的变暖,但后来稳定了全球海洋环流,促进了白垩纪晚期的长期降温,并在全球气候调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发现发表在2025年6月的《全球和行星变化》杂志上,突出了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几内亚比绍海岸发现巨型泥土化石波,揭示2025年大西洋的古老气候联系
编辑者: Inna Horoshkina One
来源
Sciencepost
Google Search
Google Search
阅读更多关于该主题的新闻: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