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古代汉语:19世纪学者陈澧重建失落的发音
即使对于语言学家来说,汉语发音也是一个挑战。Joshua Rudder在他的YouTube频道NativeLang上承认自己也面临困难。他深入研究了中国语言学的历史,重点介绍了19世纪学者陈澧的工作,陈澧致力于恢复失落的汉语发音。
陈澧试图“恢复古典文献中不朽的声音”,在没有录音或语音转录的情况下,仅依靠汉字。他的研究基于对古代语音线索的深入分析,试图揭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声音。
陈澧的研究使他接触到1200年前的《切韵》,这是一部用反切描述字音的字典。他查阅了《切韵》和其他资料,发现汉语有41个声母,颠覆了之前认为的36个声母。然而,直到20世纪瑞典学者高本汉的研究,这些声音的精确性质才变得清晰。
其他具有汉语衍生词汇的亚洲语言也提供了线索。例如,“国家”这个词在普通话中是guó(國),在韩语中是kuk(국),在日语中是koku(国),在越南语中是kuək(quốc),这表明古代汉语中存在一个以类似K的辅音结尾的共同祖先词。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中古汉语”的语言时期,暗示着“还有一种更古老的语言有待发现,甚至还要早一千年”。